新闻动态
2024年5月30日下午,中国少数民族声乐学会和民盟北京市委妇委会的爱心志愿者们,带着浓浓的关怀,手提肩扛爱心捐赠物品,走进天云康复中心,为那里的残障儿童送去温暖与祝福。此次活动在中国少数民族声乐学会秘书长海燕的倡导和带领下,在学会的领导及会员积极响应中,与民盟北京市委妇委会的会员一起,开展了捐出家中闲置物品,用拍卖的方式,在会员间交换,让二手闲置物品重新焕发光彩、物尽其用,同时拍卖的善款,累计起来捐献给了天云康复中心的孩子们。活动现场,志愿者们带来了丰富的礼物,包括玩具、书籍和各种生活用品等,在聆听了全贵云院长关于中心情况介绍后,大家被深深的感动,五位艺术家们现场跟孩子们一起唱歌、演奏二胡,互动歌舞及表演曲艺小贯口,生动活泼的气氛感染了现场的许多孩子,更多的笑容展现在了他们的脸上。海燕秘书长表示,此次慰问活动旨在传递爱心,让残障儿童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同时也呼吁更多的人关注残障儿童群体,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和支持。慰问活动虽然短暂,但在孩子们的心中留下了温暖的印记。当我们走出天云康复中心时,一场大雨刚刚停歇,雨后初霁的天空蔚蓝澄澈,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这些残障儿童的未来也会像这天气,在历经风雨之后一定能看到彩虹。我们也期待着更多这样的爱心行动,让温暖不断传递,让爱洒满人间!在此,衷心感谢大家对爱心公益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感谢每一位爱心伙伴公益路上的坚守和努力!爱心所向,举袖成云。这凝聚爱与温暖的活动背后,汇聚了大家的爱心善举。传递爱心,让残障儿童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同时也呼吁更多的人关注残障儿童群体,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参加爱心捐献人员名单:吴霜,海燕,扈其兆,董芳,张暴默,杨晔,陈光,杨环,杨宏远,魏德泮,臧堃,魏丽娟,叶江篱,陈一鸣,唐文,李佳伦,闫慧芬,么幼力,王乐琼,萨仁高娃,刘丽新,罗天如,胡亚玲,冀淑华,王珂,姚昆宏,张爱,李莉,赵五一,侯丽君,唐小向,肖爽,王蕊,王久生,梁希红,焦洪海,汪建华,王雅宁,杜恩武,杜枫,满静,崔争,毕馨月,海星翊,卜菁,石蕊,廖婕宏,何芳,蒋秀红,岳颖,张泽艳,李泓滢,董建华,刘燕,金星华,李轶鹏,刘鑫,方薇,马骏,郭红波,郭俊伟,曾小燕,魏巍,谭灵霞,孟颖,曲宏,赵莹,黄河,陈郁,段银聪,闫凯雅,徐嘉敏,刘柳,苏珏,高历,姚鸿杰,王升泰,张士文,王珂,郭赵心悦,镜臣(微信名),愿(微信名)。民盟所有献爱心成员名单:李少华,曲宏,谭灵霞,岳颖,徐嘉敏,闫慧芬,李莉,师虹,李洪娟,何芳,卜菁,孟颖,王珂,李佳伦,王蕊,崔争,陈郁,谢丽芳,梁霄,北京四中曹迎畅,大一班全体小朋友,大三班全体小朋友。致敬每一份无私的爱!学会再次向大力支持本次“迎六一慰问天云康复中心”的爱心人士们表示诚挚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出品:中国少数民族声乐学会办公室
5月30日,中国少数民族声乐学会与国际二战博物馆协会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成功举行了一场交流合作会议,双方就未来的合作方向,资源共享及行业发展等议题进行了讨论,并达成了一系列合作共识。上午9点,中国少数民族声乐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海燕、党支部书记杨晔、党支部委员扈其兆,外联部主任董芳、综合部主任臧堃、办公室副主任侯丽君、宣传干事刘柳抵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国际二战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抗战馆党委副书记董立新亲自迎接,并参观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共同回顾历史,传承和平。在参观过程中,抗战馆的工作人员还提供了详细的解说服务,生动的讲述二战期间的一些感人故事和英雄事迹,让人们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战争的残酷,抗战内陈列的丰富的历史文物和图片资料,展示了二战期间中国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和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使人们深刻认识到了二战的历史教训和和平的重要性。大家纷纷表示,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作为两个党支部的党建活动日,促进了两个党支部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这是一次难忘的党史教育之旅。参观结束后,交流座谈会正式拉开帷幕。中国少数民族声乐学会海燕秘书长与国际二战博物馆协会董立新副理事长分别致辞,对双方的合作表示了高度期待和坚定信心。他们强调,双方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为行业的开拓发展贡献力量。在随后的交流中,双方代表就学会和协会的工作重点,发展方向及资源优势进行了详细介绍。中国少数民族声乐学会员分布在全国各地,目前已达700多名,未来将吸纳更多优秀会员,为会员搭建更广阔的活动平台。自2021年换届以来,已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共计100多场,活动设计创意新颖,艺术家采取线上与线下形式,深入基层做公益,歌唱党,歌颂我们伟大的祖国。以身示范践行爱国主义、民族文化传承。国际二战博物馆协会是国际二战文博专业组织,目前协会会员单位包括15个国家的50家知名二战博物馆,坚持反对战争,维护社会和平的协会宗旨,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开展二战史共同研究与展示诠释,加强和平教育。中国少数民族声乐学会在声乐专家储备,歌曲创作,大型音乐会的筹备举办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国际二战博物馆协会在对外交流有着重要的平台作用。双方一致认为,通过加强交流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进行业进步。通过此次交流合作会议,标志着中国少数民族声乐学会与国际二战博物馆协会的党建和业务双向合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双方表示,以此次交流为契机,将为双方带来无限的可能与机遇。我们将携手并进,共同书写合作新篇章,共创辉煌的未来。出品:中国少数民族声乐学会办公室撰稿:刘柳编审:扈其兆
中国少数民族声乐学会组织观看原创民族音乐剧《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该剧是房山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特别是深化“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由房山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和旅游局、区文联共同策划推出。截至6月底,已面向全区党员干部群众代表总计演出10场,力求以文艺形式表达人民心声、唱响时代颂歌。脍炙人口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诞生于房山区霞云岭乡堂上村。6月28日晚在房山上演的原创音乐剧就是以这首歌的创作地——平西抗战根据地为切入点,以房山真实壮烈的红色故事为线索,勾勒出了一幅房山波澜壮阔的抗日史诗画卷。该剧由国家一级词作家车行担当编剧,中国少数民族声乐学会副会长、著名作曲家陈光作曲,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教授霍樱执导。从选题、编剧、作曲、定稿到组建剧团,房山区先后组织区内外专家、学者、领导多次研讨,反复推敲,精心打磨,历时一年半,最终形成了这部以史为据、紧扣主题的音乐剧。该剧以作曲家曹火星在房山地区创作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故事为背景,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房山地区的共产党员在日军的扫荡下成功转移当地群众的故事。编剧车行将众多真实的历史人物及事件融入剧本中。舞美方面,通过旋转装置进行多空间的构造组合,巧妙地实现了多场景的自由转换,并积极探索多媒体的全新应用途径,打造沉浸式观演体验,帮助观众更好地融入剧情,深刻体会抗日英雄的内心活动和人民抗日救国的坚定信念。来源:北京日报
“快快拉起手,我们是未来的世界”,5月13 日上午,天安门广场西侧的国家大剧院里,《拉起手》的歌声在大音乐厅里回响,近百名童声合唱团的孩子们手拉手,在辉煌的音乐殿堂里放歌新时代、赞美金色的童年。他们是来自昌平区沙河附近的昌平实验四小的孩子们,团员中有一大半是外地户籍,甚至还有香港籍学生。舞台上,她们的开场曲就是这支《拉起手》,听众席上家长们激动地心情溢于言表,她们说,在家里听自己孩子唱这支歌只是觉得好听,今天在国家大剧院里听却有不同的感受,觉得孩子们生在伟大的国家里,成长在阳光灿烂的新时代,真是幸福啊!据悉,来自首都郊区的学校能在国家大剧院开专场音乐会,是源自2008年开始的“美育芳草”计划,该项目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和国家大剧院联合举办的青少年美育品牌,已成功举办14届,有150余所中小学的万余名学生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展现新时代中国青少年的风采,极大地发挥了国家级表演艺术中心的全民美育功能,丰富了全社会的“美育浸润”行动。这其中,中国少数民族声乐学会为全民美育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学会组织全体成员积极为新时代发声,大力助推美育活动。直属的青少年美育专委会发挥自身优势,发动会员投身学校美育之中,促进“师、生、家、校、社”的五育融合,与学校手拉手发展艺术教育。美育专委会王骐主任连续六年应邀登上清华大学讲坛,向全国农村音乐教师讲解国家美育的理论与实践,学会秘书长海燕、顾问李初建、阎伯政、杜永寿、王瑞璞、李双松、邵晓勇等专家学者都在清华大学讲坛上做了高水平的美育专题讲座,发挥了声乐学会的专业引领和普及推广功能,用艺术拉紧了各民族兄弟姐妹和青少年儿童的手。昌平实验四小的孩子们就是全民美育的受益者,在少数民族声乐学会青少年美育专委会的帮助下,学校合唱团拥有了美育浸润环境,孩子们学会了各民族合唱作品、会用英语、匈牙利语、俄语及用阿卡贝拉形式演唱世界合唱名曲,表达出面向世界、振兴中华的豪情。孩子们手拉手昂起头,自信的歌声飞上新时代的彩虹!出品:中国少数民族声乐学会办公室
为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方针,传承、弘扬、发展多民族声乐文化,促进少数民族声乐文化发展,2024年5月2日,第十一次中国少数民族声乐学会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知行合一大学堂顺利召开,中国少数民族声乐学会会长吴霜、常务副会长、秘书长海燕和其他学会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会员代表参加了大会。本次大会由学会副秘书长陈一鸣主持。大会第一项议程是捐赠仪式,中国民间文学艺术协会刘晓路先生将自己多年收藏积累的珍贵图书,无偿捐赠给中国少数民族声乐学会,此善举将为学会的学术研究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做出积极贡献。吴霜会长代表学会对刘晓路先生的慷慨行为表示诚挚地感谢。大会第二项议程是学会工作总结,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海燕做了2023年学会工作总结。她详细阐述了一年来学会主要工作取得的成绩,并布置了2024年学会工作计划。大会第三项议程是由学会党支部书记杨晔向大会做学会党支部2023年工作报告,他回顾了过去一年党建工作情况,并对学会党建带会建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接着,张泽艳代表学会会员发言,她分享了个人艺术成长经历,感谢学会提供的发展平台。随后,专委会主任廖永娣、张萍萍、阿依古丽、么幼力分别代表各相关专委会进行工作汇报,他们向大会展示了过去一年里,相关专委会的蓬勃发展和对学会工作的积极贡献。最后,吴霜会长做了精彩的总结讲话,她充分肯定了学会2023年所取得的各项成绩,深情地回顾了学会的发展历程,对学会今后跨越式发展充满信心。大会结束前,全体参会人员高唱《我和我的祖国》,并向新中国成立75周年献上最美好祝福。随后,海燕秘书长主持召开了理事会,理事会讨论并通过了了学会部分理事的任免及增补名单。通过本次会议,大家凝聚共识,纷纷表示要为传承和弘扬多民族声乐文化,共同推动中国声乐艺术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出品:中国少数民族声乐学会办公室 撰稿:彭军编审:扈其兆
3月26日,中国少数民族声乐学会声乐表演专委会副主任张泽艳一行专程来到山西省陵川县夺火村寄宿制中心小学开展了以榜样的力量激励成长的活动。陵川夺火村距县城40余公里,地处太行山脊,地域面积广,人口少,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孩子们就留在了村里寄宿制小学。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的推动下,这里有了很大的变化。张泽艳于2000年至2003在该校完成了小学学习,后考入陵川县职业中学文艺班。这次她回到母校,参观学校硬件设施、了解师资水平,并与全校50余名小学生进行了亲切交流。在座谈中,张泽艳讲述了自己从深山走出去的小姑娘,学习声乐表演及成长的历程,鼓励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将来为国家、家乡做更多的贡献。在活动最后,张泽艳现场为大家演唱了歌曲《父老乡亲》。山西陵川县夺火乡人大主席李朝军、团县委副书记侯砚彬、夺火乡组织委员贾越雷、夺火乡中心学校校长程王芬等参加活动。张泽艳表示,声乐表演专委会将进一步发挥学会优势,持续关注远山儿童,通过声乐表演播撒爱的希望,让地处山区的留守孩子能更加自信、坚强、勇敢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长大后能将这种爱心继续传递下去。出品:中国少数民族声乐学会办公室编审:扈其兆